Showtime

秋思工作室

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其它学科 > 正文页面

浅淡朗读在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2020年11月13日 本文作者:秋思 浏览:

  今天虽然只考两门:英语和化学,但英语无疑是当前农村中小学生最难学好的学科,也是老师们最难教好的学科。为什么学生学了一段时间英语后,就会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动力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粗浅的看法。

浅淡朗读在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为了搞好自己的英语教学,我不仅与本校老师反复交流,反思自己的英语教学,还通过QQ群、微信群与周边乡镇中小学英语老师们交流。发现农村中小学的英语教学都存在一个共同的误区:大家的英语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单词、讲语法、应付考试为主,忽略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首要功能应该是用来“说”,用来交流的。
  农村中小学的英语课堂教学流程基本是这样的:老师先教单词,领读几遍,学生课后自己记;接下来读对话和短文,或领读,或跟录音朗读;完了再翻译。接下来才是重点,对于课文中新出现的、重要的或难理解的语法、词汇进行反复讲解,反复强调,力求讲清讲透,再辅以练习进行巩固;课堂上没有解决时,利用早晚辅导继续讲。一个话题结束了,从头到至尾再把这些语法、词汇梳理一遍。这种英语教学模式看似没毛病,但实际上除了少数几个记忆力好、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能勉强接受,其他学生听后完全是“像雨像雾又像风”,课堂教学的效果完全达不到预期目的。

  二、当前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误区分析

  当前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之所以存在上面提到的情况,一是应试教育的思想在作祟二是老师忽略了英语是一门语言,是用来“说”的。事实上,《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语言技能目标以学生“能说什么”为主,这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英语教学要充分重视朗读,要唤起学生对朗读的“愉悦”,养成“天天读,大声读”的习惯,为以后“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情况只注重讲,而忽略了“听、说、读”的训练,尽管中考英语早在20年前就已经增加了听力考试,小升初英语考试中也有听力,分值的分量都不低,但是老师们普遍认为听力很难培养,并不重视。觉得听力随便拿些分数就行,只要把后面的题做好了,成绩一样上去了,不会影响学生的升学。但是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如果“听、说”都不能基本达标,那应用又何从谈起呢?即使从升学的角度来看,尽管少数尖子生确实英语考试的分数很高,但是实际上“听、说”关根本过不了,属于“哑巴”英语,对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和英语应用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因为“听、说”能力的不足,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当前的英语成绩,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严重制约了学生后续的学习。导致学生“听、说”能力差的根本原因就是平常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朗读训练。

  三、朗读与制约影响朗读能力的因素

  朗读是指运用重音、节奏、语调等语音手段,清晰、响亮地把词汇、句子、文章等语言材料念出来。朗读的心理活动是全方位和多层次的,它的具体程序是“眼—脑—口—耳—脑”。在朗读过程中,朗读不仅具有视觉上的因素,它要求朗读者仔细阅读语言材料,而且又具有听觉和动觉上的因素,朗读者大脑想着其发音,然后专注地念出其声,多种感官都被调动起来了,自然能取得特殊的效率。这种多渠道的认知活动能够促进知识在个体内的内化,而内化正是“教育教学的真谛”。
  1、现在有一部分学生,只会默读,不会、不愿也不敢朗读英语。很多时候的朗读,都是只见嘴动而不闻其声。这种现象在农村中小学高年级中尤为常见。虽然老师多方引导,也只敢轻读,而不愿或不敢大声朗读。一方面固然与学生心理有关,担心自己读不好,害怕读错;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平常不注意积累单词,造成很多单词记不清、认不出,朗读的时候很勉强,而不愿意大声朗读。天长日久,就不会读了,也不敢读了。
  2、与城市中小学相比,农村中小学校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教学设施落后,师资水平低,没有过硬的英语语言、词汇、语法等专业知识。平时的阶段考试很少进行听力能力测试,老师和学生都会不自觉地忽视英语的朗读训练。在以应试为主的教育观念下,老师们普通认为反复训练朗读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还不如多做几道语法练习,长此下去,学生很难把英语学好。

  四、朗读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作用

  学习英语必须要多听、多读、多说。朗读是一种综合性的练习,它既是读,又是听,也是说。《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英语朗读要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准确、流畅、有表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激起学生自己的情感,在情感体验中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应首先倡导多读,让学生清楚朗读的重要作用。
  1、朗读能够提高听力水平。大声朗读时发出的声音传到自己的耳朵,大脑会做出相应的反应。朗读的同时自己也在听,反复进行朗读训练,听觉神经会形成条件反射,当再次听到这种声音时就能明白,从而锻炼了听力。因此,朗读既有利于对词汇、语言、语调等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
  2、朗读能够提高口语水平。朗读是说的前提,只有读得通顺,才能说得流畅。让学生在课后加强朗读是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古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大声朗读是提高口语成绩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可以赶走胆怯,消除羞怯心理。忘情地朗读还会让人自信。
  3、朗读能够提高理解能力。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看了半天,眼睛还是停留在一个地方,大脑一片空白。这时不妨低声把句子读几遍,这样既可以集中注意力,促使继续阅读,又能通过语感获得一些启发,提高学习效率。
  4、朗读能够培养学生语感。所谓语感就是凭直觉,对语言对象能够比较直接、迅速地做出判断的感受和领悟能力。它是对语言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经过长期规范的朗读训练逐步养成。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是这个道理。学习英语也是如此,只有大声朗读,反复朗读,才能消化,才能领会其真谛。
  5、朗读可以增强学生记忆力。人们常说小时候的记忆力很好,在中小学时背过很多课文,至今过目不忘。实际上这都是建立在熟读的基础上。由于朗读的同时做到了眼见、口说、耳听三个步骤,所记的东西当然要比看或写所记的东西牢固得多。用朗读的方式记单词和句子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朗读能提升英语写作水平。依照《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初中生要能够写出与教材内容相应文体的文章,而且要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实践证明,经常朗读,能帮助我们对各种文体的了解和熟悉,掌握其写作要领,更快实现用英语写作。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生,多朗读和背诵英语范文对提高英语写作非常有益。
  7、朗读可以内化学生的情感。不管朗读什么篇段,都要全身心地投入。当学生在认真领会、准确把握教材的精神实质后,再诉诸于声,那么声音发出时负载的思想内容、情感符号,会比文本本身所包含的意、志、情更为丰富。因为朗读能使课文语言内化而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在说写时,自然而然地“出口成章”、“下笔如有神”。
  8、朗读促进正确的英语思维。英语思维靠英语语言作载体,是英语世界的抽象化。英语是声音语言,采用表音文字。通过朗读能把语言和文字材料变成大脑能够存储的信息,久而久之,大量的英语语音和文字材料被融合在一起,最后质变为英语的思维方式。当学生的英语思维培养起来了,就灵活自如地使用英语。因此,朗读对形成英语思维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培养朗读能力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1、创设朗读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帮助学生拓宽学习英语的渠道,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供学习英语的机会,以教材为基础,把英语学习融入到生活中,为学生创设语言环境。
  (1)帮助学生克服害怕的心理。
  (2)以教材为依托,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去模仿、体验、感知句型对话。
  (3)开展英语朗读或演讲比赛,通过竞赛的方式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4)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语言情境,诱发学生朗读激情,增强朗读情趣,使学生由被动观望到主动参与,从而热爱朗读。
  2、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中小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多选那些学得好,发音准确的学生领读,并对进步快的学生给予奖励,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时间一长,就能由英语朗读带动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成绩,形成良性循环,有利于英语教学。
  3、注重个体朗读与集体朗读的有机结合。《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都要求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的任务驱动型学习,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关注学生素质的培养。”个人朗读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朗读机会,有利于学生独立进行朗读的自我实践,集体朗读可以为胆怯害羞的学生进行大声朗读提供良好的机会,激发朗读的兴趣。二者的有机结合或交换进行,能够增强学生朗读技能的发展。
  4、提供展示的舞台。《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师应给学生依照、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创造能力。”学生都有学习表现的欲望,并且希望得到教师或家长的肯定。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自由布置舞台,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进一步激发朗读热情。
  (1)朗读比赛。老师可以预先列出部分课文或让学生寻找自己最喜欢的童话、寓言、诗歌或课文等,让学生在选定时间内进行比赛,学生抽签依次上台朗读,由老师和其他学生共同进行评议,对表现突出且一致认为优秀的学生予以奖励,对其他参赛者进行鼓励。这样可以充分让学生感验到自己的能力得到肯定,朗读的积极性会更高,学习的兴趣也会更浓。
  (2)配乐朗读。朗读时,教室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选择的作品的情境、节奏、需要配以和谐的音乐,制造出音响氛围,指导学生结合文章的情境及音乐氛围进行朗读。这样可以诱发学生的情感,在优美的旋律中朗读课文,学生的积极性自然会高涨。
  (3)朗读表演。学生自己改编话剧、寓言、故事,一边朗读,一边表演,从而广阔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学生在愉悦、轻松、和谐的环境下学习,锻炼自己的英语技能。
  5、培养朗读技巧。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对我们进行朗读指导教学很有借鉴意义。我们除了强调反复朗读的意义外,更重要的是开启学生掌握朗读的技能。“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教学过程中朗读技巧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1)强调汉英语音及节奏的差异;
  (2)培养学生独立拼读英语单词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朗读整句的能力;
  (4)培养学生独立朗读段落和篇章的能力;
  6、多种形式朗读相结合。朗读可分为课堂朗读和课后朗读两种。课堂朗读要侧重于示范和练习。前者主要依靠老师或录音示范,学生边听边模仿。这时,老师要注意讲解一些朗读技巧并反复示范。练习性朗读可以进行分小组朗读或分角色朗读,要求学生基本掌握通过音调的高低强弱等方面分辨出惊叹、疑问、肯定、否定等情感,以充实自己的朗读实践。

  六、英语朗读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取得应有的效果,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
  首先是朗读前的准备。如果学生对所朗读的材料不理解就很难读好,更不可能巩固。因此,朗读前必须通过阅读以了解课文的内容,教师要讲解课文中的某些生词、词组、句型,使学生懂得词汇和意义,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风格。
  搞好朗读教学,首先决定于教师的作用。教师不但要了解朗读的意义,具备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还要知道怎样指导学生,不仅能够示范而且善于发现学生的毛病,进行分析和纠正。
在学生方面,教师必须要求学生重视语音知识和朗读技能,要有耐心,要放下面子,敢于大胆模仿洋腔洋调,不怕难为情。这一点对初学英语的农村中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他们往往觉得难为情,不好意思开口大声朗读,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朗读像一股清泉,我们只要增大它的流量,又引导它流向既定目标,就能荡起英语学习的层层涟漪,焕发其无限生机。 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和重新审视朗读在教学的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才能使学生从朗读中真正感受到英语的魅力,从而发挥出朗读的作用。

  说明:秋思最初是教英语的,后来改教数学。本文是多年前评职称时写的教学论文,参考了网络上一些资料并结合自己学校英语教学现状有感而发。

版权声明:未加注说明的文章均为本站原创首发,转载本站文章请遵循署名-非商业用途-保持一致的原则

文章标签:英语  教学  

首发网站:秋思工作室

原文链接:http://www.qiusi.me/post/136.html

欢迎在此发表评论,但请勿发垃圾广告评论或者违反国家法律或政策的言论,谢谢合作!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文章

文章存档

标签

©2017-2023 秋思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Z-Blog. Theme named Yahei and made free by Qiusi.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2.5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进行许可.